上班男士应该穿几个口子的西服··金融行业

西装定制金融服务怎么做-西装定制怎么入行

一粒扣的西服,其纽扣是与上衣袋口处于同一水平线上,这种款式源于美国的绅士服,最初在庆典和宴会等庄重场合穿着。70年代较为流行,如今不多见。

二粒扣西服分单排扣和双排扣两种。单排两粒扣款式最为经典,穿着普遍,成为男西服的基本样式,并从纽扣位置的高低和驳领开头的变化反映出不同风格。双排两粒扣西服多为枪驳领,下摆方正,衣身较长。这具有严谨、端庄的特点。单排2粒扣:扣子不扣表示随意,扣上面一粒表示郑重,最好不全扣。双排扣:可全部扣,也可以只扣上面一粒,但是不可以不扣。

三粒扣西服,它的特点是穿时只扣中间一个纽扣或扣上两个纽扣,风格庄重、优雅。

男装的英伦风范和意式风范的具体区别有哪些?

男士绅装时尚: 英式, 美式 & 意大利式 版型特点

不管西装的变化有多么的不同,但归根结底都可归纳为三个派别,这三个派别是由他们的起源国命名的:那就是英国、意大利和美国。

首先,我要提醒各位,在定制西装时最好的版型是英式版型。虽然意大利风格最近很流行,但它针对的是体型偏小、身材苗条的男士,而美式西装不适合每个人(我在下面会详细讲解为什么),英式西装最适合大多数人。它有着非常多样的变化(纽扣数,翻领大小等),并且有着很多特色的面料,例如粗花呢和暗格。当然,每个人身材和气质不同,需要因地制宜。

哪类西装最适合你的体型?

根据你的体型,某些西服的款式会更加适合你。如果你不知道适合什么版型的西装,看下我们下文的体型指南,你会很快明了适合你的款式!

英国西装适合任何体型的人。军装风格的剪裁让男人看起来瘦削、身材健硕、高贵。

如果你是小个子男生,那么意式西装就很适合你。很多意大利男人身材矮小、身材苗条的男士穿着意式西服,显得很有魅力。

老实说,美国西服并不是很讨人喜欢,因为它们的版型方方正正、剪裁也很宽松。虽然身材比较壮的男人可能会觉得更舒服,因为美式西装的直线版型可以齐刷刷地挂在身上。

传统英国套装:萨维尔街

主要特征:

2粒扣;

有侧插;

锥形腰身;

高袖笼;

怀旧风格。

萨维尔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,它是位于伦敦Mayfair区的一条街道,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好的定制西装胜地。最好的西装定制裁缝,会照顾到顾客的每一个细微身体特征,而这条街保留了世界上最好的定制裁缝。这些技艺精湛的工匠们之所以来到这个地区,是因为这里的人们都非常有钱,例如英国军官和外科医生们。伦敦的财富流向了萨维尔街,很快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英国西装风格。

英式剪裁西装,带戗驳领,紫色格织面料

传统英式西装的所有元素:医师袖口、票袋和侧衩

因为它是西装定制的真正起源,传统的英式西装比批量生产的美式西装有“得体”的外观。高袖笼的设定使袖子更合身。更精致、更昂贵的版型结构使英式西装的腰身更合体。轻量的垫肩,借鉴了军装的风格。而侧面的衩口则是从悠久历史的马术服装借鉴来的,当美国的西装已经固化成一种“风格”时,它已经过时了。

没有哪个国家对男装的创新贡献超过英国。萨维尔街在西服历史上的地位在19世纪60年代得到巩固,当时威尔士王子订购了一件无尾吸烟装夹克,这是一种相对非正式的夹克样式,由传统的燕尾服面料制成。燕尾服是英国贵族和富裕阶层的正式服装。但是,威尔士王子的新风格夹克,称之为便服,开始了一种革命性的英国时尚潮流,将休闲风格引入严格规范的英国服饰规范。

有趣的是,经过英国精英阶层几个月的精抗,便服才被作为正式的服装接受。

美国传统西服:麻袋西服

“麻袋西装”背面的单开衩

美式西装的主要特点:

3粒扣

中央开衩

无垫肩

宽松版型

历史

在20世纪之交,一种风格明显的美式西服风格出现在世界时尚之中:麻袋西服。它仿照了19世纪40年代流行的法国外套,麻袋宽松款式,给穿着者一个柔软的衣着轮廓。一般正式西装,由四块弯曲的面料组成,一件“麻袋”外套只用两块直直的布片制成。这种西装工艺让麻袋西装具有典型的“方块”外观。

传统上,麻袋套装是:

单开衩

无垫肩

没有让西装更修身用的褶皱,或者让西装更三维立体的工艺,如驳领。驳领通常会创造出更“量身定制”的外观。

这种西装的优势在于批量生产和高效率制作,所以它的优势完全取决于经济因素。制造商们用低成本的方式来大批量生产,这种服装款式使他们能够进行流水线生产。因为袋子的样式是要看起来宽松,它已经是一个一刀切的产品:较少的变化是比较便宜的。

知名的服装商,如ebrooks Brothers和J.Press,接受了这一逻辑,并将他们的机器设置为全自动。这种风格很快就被常春藤大学的学生们采用为“校服”,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无忧无虑,但有点正式的着装风格。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,一套麻袋式西装已经成为美国商务服装的标准。

当代声誉

今天,麻袋装保留了它诞生时的一些“常春藤学院风”的内涵。也就是说,美国的一种务实保守主义风格。麻袋套装已经变成了“老卫士”,相当于美国的一个乡绅阶级。

但它缺乏“小题大做”,即一套麻袋西装可以适合任何体型,而且通常价格低廉,这一事实使它永远不会转向公开的精英主义。曾几何时,麻袋式是美国民主愿望的象征。

人气下降:一种推测性解释

不过,麻袋套装在美国已经过时了。为什么?有一个很实际的美学解释:对当代人来说,麻袋服很难看。有一种实用性角度的消费反馈:宽松的西装不如合身的西装好看。其次,金融精英们的反应是:因为它是大规模生产的,它是廉价的;因为它是廉价的,它对富人没有价值,而富人统治着时尚界。

我认为,麻袋服装的流行率下降也可能与美国大规模生产的普遍衰败有关。至少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,大规模生产越来越意味着海外劳动力。也就是说,越来越多的大规模生产不再是美国的希望,而是美国经济的末日。也许这套麻袋装的肩背上,承载着美国经济的一点点衰退。

传统意大利西装

意大利西装的主要特点

无袋盖

无通风口

薄垫肩

非常修身的腰身

历史

意式的剪裁非常合身,肩部有软垫,胸部修长,腰身呈锥形。意大利文化重视美学胜过一切,因此寻求“最干净”的西装风格。衩口会破坏西装的线条,所以大多数大陆式西装都是无衩的。而且,有盖的口袋是传统的,去掉袋盖能使西服的腰身呈现出无缝的视觉效果。一般来说,夹克有两个纽扣,略微拉长了躯干。

Brioni是一家备受推崇的意大利时装公司,被广泛认为是“欧陆”风格的创新者。1952年,在第一次以男性模特为焦点的时装秀上,他们向全世界介绍了自己的“罗马风格”。1953年,第一部完全在意大利拍摄的美国**《罗马假日》获得最佳影片奖。这部**的明星,格雷戈里·派克,穿着罗马风格的Brioni套装,正式让美国人迷恋上了修身、欧式剪裁的西装。当时,意式西装很快就超过了麻袋西装和英式西装的流行度。

意式西装的背部一般不开衩

西装款式总结

我们相信,随着越来越多的型男开始对英式西装的历史渊源、工艺和整身定制剪裁感兴趣,英式剪裁的风潮正在强劲复苏。既然你已经掌握了一些西装历史和风格知识,你喜欢哪种风格的西装呢?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哦。

-

微信公号搜索:窦淳川Derek。穿衣配搭丨护肤丨心理丨方法论。

微信后台回复“配搭”,教你:男士如何达到更高的形象水平,高品位的穿衣配搭方法;

回复“品味提升”,教你:50部提升男士品位的**;

回复“书单”,教你:男士迅速提升品位的方法。

高大上的苦逼行业:4类金融职场辛酸史

高大上的苦逼行业:4类金融职场辛酸史

FRM一次过2020-05-14 14:12

从苦逼的券商研究员到看似高大上的投资银行家,再到看着光鲜亮丽的信托经理与PEVC投资经理,所做的工作其实没有外表那么光鲜。

金融业职业选择必读系列之一:券商研究员

小券商研究员究竟有多苦逼?问了一下,答曰:“三年前月薪2500,现在翻番了!”

这种窘困的情况是不为外 人 道的。 去年调研,一研究员跟我说,晚上都在公司写报告。“为什么不回家写呢?至少舒服点。”“家里没钱装网络。”我默然。又据说,某证券上海研究部裁员,一研究员尚未找到下家,为了不让这几天来沪过年的父母担心,还坚持每天出门“上班”。潸然泪下。

像这样的事情本人经历过的就七八回。 有时想,这上海的金融服务业,怎么就跟想象的不一样。说起金融,应该是最高端的工作,吃香喝辣,高级白领。没曾想,干的比狗还累,挣得比民工少,难怪大家都自称“金融民工”,甚至还有叫“二级狗”的(股市是二级市场)。

有段子为证:“二级狗,身怀绝技四处走。上市公司忙调研,挑灯夜战写邮件。早起开晨会,朦胧惺忪眼,领导问点评,答曰无尿点。路演一天四五场,出差回来灰头脸。股价飙升没推票,开始下跌才出现。基金经理问何故,你说逢低吸纳点。工作多年,经验无限。高抛低吸,波段操作,终于成为万能箴言。”

段子或许有点夸张,但事实总是如此残酷。券商研究所是一个充分竞争的机构,旱的旱,涝的涝。全国有九十余家券商,平均每家券商研究所30人,也有两三千人。全国上市公司总数才两千五百余家,几乎是人均覆盖一家。

这些年研究所大肆扩张,产能严重过剩。往往能够看见,新股IPO推介会和上市公司调研的时候,一个小小的会议室坐满研究员的情况。在这种背景下,由于A股持续低迷,整个市场交易量下降得非常厉害。2012年开始,上证的日均成交量长期在1000亿以下,比2010-2011年降幅达到约40%。

由于券商研究所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基金的分仓,交易量的下滑必然导致研究所收入的直线下降。大券商的研究部门,尚可以用别的部门的盈利来支持,以作为品牌投入。对于小券商而言,如果无法创造收入,作为成本部门的研究所就必然面临业务调整。

对于研究员而言,最大的动力,就是评选新财富分析师排行榜。一旦上榜,就说明你推的股票获得卖方的认可,为客户创造了价值,为公司赢得了声誉和分仓佣金收入。有的顶级研究员,一年为公司创造的佣金收入可能就几千万。这种情况下,拿几百万的工资毫无压力。对于没有上榜或者根本没有业绩的研究员而言,其结局很可能就是冷板凳甚至裁员。这种业界生态,和房产中介极为相似。

一个研究员要成名,除了运气,还要付出非常人的努力。加班是常态,不加班是变态。有个朋友跟我描述典型的一天:早上六点就起床,七点开晨会,接一上午电话直到耳鸣,逢大跌还要被客户狂骂。写报告、写邮件、跑公司、去路演,忙到没时间喝水和上厕所。下午六点下楼去兰州拉面吃饭,准备回来继续加班,碰到其他部门同事,还被问一句:哦!?今天只上半天班?

二级狗的苦逼,不仅仅在于钱,在于忙,还在于对本职工作是否创造价值的反思。过去几年,股票研究言必称价值投资。巴菲特,彼得林奇,格雷厄姆,能叫得上名字的投资大师全在圈子里面全流行过。

二级狗的研究,一会儿谈估值,一会儿谈成长。推的股票跌了,要说创造了买入良机。没推的股票涨了,要说泡沫太过疯狂。无奈过去几年,A股太不给力。做价值投资的,往往套得很惨。追逐热点概念的,却意外涨得离谱。

有位二级狗给我写信:“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研究了,现在推荐股票,做完一轮自上而下的研究,再做完一轮自下而上的研究,最终选了个底部放量的。”这工作做到最后,越来越怀疑自己,你说,苦逼不苦逼?

如此苦逼的人生,还能坚持下来的,必是勇士中的勇士。正所谓苦中作乐,善莫大焉。二级狗运气好,还有翻身的一天。可惜有的人靠的是内幕交易翻的身,当然也有做内幕交易亏钱的,这种就只能呵呵了。

金融民工职业发展必读系列之二:投资银行家

什么是投行家的范儿? 定制深色西装外套、免烫衬衫、反褶袖(缝上名字英文缩写)、意大利手工制皮鞋?大错特错。

在中国,做投行的(大部分时候说是券商),上班的时候大多数是穿公司发的不合身的司服(每套工装费2000元,员工在离职时还需要缴纳部分费用),出差的时候则是各种淘宝货。免烫?反褶?那是天方夜谭。衣服没有点褶,都不好意思说自己onfield。

投资银行家不是天生的。 上大学的时候,他们在宣讲会(各种seminar,workshop)上被高盛、摩根等等洗脑,吃着这些外资投行提供的免费小点心,跟在大投行工作的学长学姐们聊天。“Hello,I am from the Investment Banking Division of Shenyang Zhongtian Securities.”一口倍儿纯正的伦敦腔,让他们羡慕不已。

就是这种范儿!这种运筹帷幄舍我其谁的aggressive,只要有朝一日拿到投行offer,那就是一览众山小,从此告别吊丝了!

等到真正入了职,才明白这个行业无穷无尽的艰难。初出茅庐的freshanalyst(有的叫分析师,多数时候叫业务员)们穿着西装,提着电脑包,拖着行李就开始出差了。出门的时候看着空荡荡的办公室,领导会勉励你们,这次出差时间很短,只需要半年时间。由于经费紧张,多数时候需要坐火车出行,公司很体谅大家,可以坐高铁,但是报销只能二等座。

不过不用介意,一上班就有项目已经运气很好了,老同事们等IPO开闸都等了好几年了,揭不开锅,都饿得眼都绿了,可惨了。

项目尽职调查结束,春夏秋冬过完了,新人感触颇深,有诗一首,作为见证:“一级狗,手拖行李全国走。项目都在山沟沟,拖拉机上人抖擞。尽职调查,实际是车间里面数数;高管访谈,大概是会议室中抽烟。江浙私募,非说成国际基金;土鳖团队,句子里全是英文。”由于onfield时间太长,没带购换洗的衣服,回来的时候穿的都是项目所在地小县城商品城买的地摊货,一群人大包小包从虹桥火车站出来的时候,恍惚间有一种过完年乡下来沪打工的赶脚。

回来后就是各种PPT,各种Excel,各种加班。女员工越来越少,后来只剩下三种:离婚的、单身的、正在办离婚的。生活质量一塌糊涂,职业生涯暗淡无光。怀揣着成为“本土投资银行家”梦想入的行,却陷入了无止境的保荐人资格考试和申报材料堆中去。每天忙到半夜,伏案写材料、调整文本格式。到会里报材料,因为装箱后夹子的角被压掉了,或者塑料膜不平有凹陷,又被打回去重新买夹子排队。

投行民工纷纷发福,身体状况每况愈下。几年下来,腰酸背痛腿抽筋。走在外面,远看像要饭的,近看像住院的,仔细一问原来是做投行的。

回想起当年招聘的时候,隐约有一种什么地方不对 。到底是什么让HR看上了我呢?投行民工心想。努力地想努力地想,终于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了。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,在学校边上的四季酒店会议室里,有着这样一番对话。“你大学干嘛了?”“打游戏。”“常打?”“每天到3点。”“上课吗?”“上。”“几点上课?”“8点。”“你身体好吗?”“很好。” “好,我们觉得你的素质很适合在投行工作。恭喜你,你被录取了!”

金融民工职业发展必读系列之三:信托经理

“我们不生产人民币,我们只是人民币的搬运工。”

得益于这几年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,许多证券业人士纷纷转投了信托业。以笔者为例,身边好几个做私募的、公募的,现在都在各种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子公司干得不亦乐乎,美其名曰:信托民工。

信托民工的前身,大多是银行对公客户经理,搞的是拉关系的活儿,从来没称过高大上。自从房地产融资被政策逼到了影子银行,信托业就突然大放异彩出来。信托民工搞出了各种银信合作、证信合作,从买入返售到信托受益权投资,金融创新层出不穷,业务模式眼花缭乱。

一时间,以前被视为吊丝的信托业,突然成了金融业的高富帅。报纸上、网络上,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,直接把人讲得云里雾里,就连华尔街回来的金融大鳄也听不明白。现在,一人卖信托,全家都是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!

那么,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信托民工呢?笔者以为,一个合格的信托民工应该具备以下素质:

首先,要经验丰富,业务全面。 什么行业都懂、什么业务都能做。只有客户想不到,没有你办不到。笔者见过的信托民工,做完地产做餐饮,做完钢贸做零售,最近甚至有开始做互联网的了。至于什么艺术品、红酒等等,更是不在话下。张口就来,随便都能谈出个一二三。这素质,一般券商行业研究员根本比不了。不管这些行业看不看得懂,反正只要抵押物是房地产就没问题了,信托民工这点自信还是有的。

其次,要效率恐怖,随叫随到。 且不说接到通道业务后,连续工作不睡觉都要把流程走完,就是一般的自营业务,那也是只要风控一个电话,立即蹲在评审边上跑前跑后,出各种解释,写各种说明,责任全归我,中收大家分。放款前,人前人后装孙子,一个流程N个爷,服务无底线没节操,过五关斩六将,到达目的已累成狗。

最后,要人脉广阔,能拉项目。 信托民工要懂得混迹于各种论坛、会议,要四处发名片,逢人便说:“有项目吗?有钱吗?”对项目方说有资金,跟资金方说有项目,这是基本功,要面不改色心不跳。虽然实际上什么都没有,就是一个资金掮客,但也要表现得气场十足,让客户觉得你能呼风唤雨。当然,各种社交聚会结束后一定要记住早点撤,不然就赶不上回家末班公交车了。

满足了以上几点,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托民工了。等等,先别急着投简历,据说,现在行业风声不太好,跑路的多了,有些项目也可能要违约了。碰到不良,工资不发,离职不办,那是常有的事儿。笔者只能提醒到这儿了,各位看官,入行有风险,决策须谨慎啊。

金融民工职业发展必读系列之四:PE投资经理

PE投资经理,是这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金融民工类别。 舶来品,洋名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Manager,外资一般称为Associate,内资许多称为投资总监(title通胀了,实际上下面没人)。在金融业,PE堪称王者之王,什么KKR啊,黑石啊,都是这一系的。那都是什么人?千年老树生成妖啊。

一般来说,PE这个行业挺难进,没干过几年投行,没做过几年实业,谁相信你有经验看企业、懂企业、管企业?国外的PE,都是一流的投资银行家,再加上官二代,那可是资本和权力的完美结合,是美国特色资本主义的精华!

不过,谁叫你在中国呢?中国专治各种不服。 咱这里,搞私募股权投资,那赌的是上市,只要能上市,就算你卖的是啥,那也能变黄金。业内将商业模式称之为“估值套利”,只要你掌握了这个模式的诀窍,谁都可以干PE。

话说什么行业到了中国总不可避免地沦为劳动密集型。PE行业也不例外。多招点人,全国各地三四线城市扫货,总能找到几个靠谱的吧。反正咱不缺人,据说,现在研究生毕业,起薪才三千块呢!小米加,也能打过美系正规军。

虽然是起薪三千块招进来的,但也千万不能掉份子。PE民工谈业务,必须走高大上路线,谈财务谈估值就输在起跑线上了。怎么搞?饭桌上喝点小酒,跟老板觥筹交错间不经意地露出一张证监会领导的名片,随口淡淡地说道:“钱这个东西嘛,天空飘来五个字,那都不是事儿。关键我们能整合资源,提供增值服务。”给老板斟满杯中酒,再补上一句:“会里面领导跟我们领导念大学的时候是上下铺,改天我们一起到北京,也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。”你们感受下,这种霸气,是不是能把一穷二白的企业家土豪吓尿?

酒桌饭桌这种高端场合毕竟还是少数,PE民工的日常一般可以用下面一段话概括:“PE狗,月薪三千偶尔有。底薪低提成高,公司招聘都说好。Carry哪天能拿到,再过五年还算少。对外人称高富帅,实则加班狗一条。项目跟投,往往是鸡肋残渣;内部认购,其实被领导套牢。表面上看是职业巅峰,内心里恐怕焦虑难安。能否成功,全看富凯;是非成败,运气要好。搞点兼职赚外快才是正道。”